拔罐

拔罐療法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,可以分筋散寒、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、拔毒瀉熱,因此可以起到調整身體狀態、解除疲勞、增強體質的功效。對咳嗽、感冒初期和風寒以及濕氣引起的風濕病、頸肩綜合征等預防保健最為顯著。夏天拔火罐治療一些冬季易發的疾病效果也比較好,這就是常說的冬病夏治,包括慢性支氣管炎、過敏性鼻炎、反復感冒等。

拔罐的好處:

1.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加新陳代謝:

罐罐把你的皮肉吸起來,產生充血、瘀血、血管擴張,可以讓血液循環加快。有時拔罐也會讓你出汗,加上血液循環可以增加新陳代謝。

2.提高免疫力:

微血管破裂後產生的溶血現象,會加強免疫系統的吞噬作用。

3.舒緩局部問題:

譬如你上背有因為發炎、壓迫等原因造成肌肉、筋膜的組織缺氧、沾黏、痙攣,可以利用拔罐來加強局部循環來舒緩問題。

4.紓解疼痛:

罐罐裡的負壓,會拉扯皮膚,皮膚底下的淺層肌肉、筋膜也會被一起拉扯,加上剛剛提到的促進血液循環,可以舒緩一些軟組織的疼痛、痙攣。

注意事項:

1.拔罐後2小時內不能洗澡

2.拔罐時間一次約五到十五分鐘,不宜過長

3.同一位置不能反復拔罐

4.拔胸口、肚子

以下人仕不宜拔罐:

1.皮膚敏感人仕:

即使負壓壓力很小,但只要一拔罐表皮就起水泡甚至潰爛,這類族群的民眾比較不適合拔罐。

2.體質較虛人仕:

如果因為局部氣血瘀滯、罐印紫黑,就不斷拔罐,身體必須要花費更多精力修復拔罐造成的發炎反應,反而會越拔越虛弱、越沒力。

3.拔罐的斑痕,未消退前,不可再拔罐

4.孕婦及女性的月經期,拔罐位置需要注意(拔罐時請向醫師提出)

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罐,有可能引發流產等。如果在經期時,在小腹或者腰骶部拔火罐,可能會造成月經量過多。

5.吃飽喝醉後,不宜拔罐

吃飽喝醉後,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,此時拔罐,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,導致心臟得多跳幾次加速供血,容易出現眩暈、噁心等各種不適。

參考資料
《拔罐療法》. 作者, 倫新. 出版社, 萬里機構
拔罐-維基百科

《拔罐不是你想拔就能拔!这些知识你了解吗?》, 新華網, 2018-05-09